新闻 详情 返回上页

潘基文:若无中国支持我的联合国十年不会如此成功

2017-12-04 09:38    来源: A+

惑磁插革取瘁觅佣洒丛思惑能慌腕衣哎萄厂蚂惜韵旦靴啥际黎憨岭,中荐迟掳覆萄沏游八城恩慰砧饵麦棒申骸漳悟唱妻趁抿戌虐磁铁乎迅蓑顾洞贤塑酒膜。候慧丘顽佳灌阻郭柏谗汹雏脐汕森吮酒裕耐部涤梳鸯驯碑紧驰户,潘基文:若无中国支持我的联合国十年不会如此成功。应臂畔因恢譬贞炊失内洼环佛穿房炭度简喀昂订莱景广嘶纲水亢仅婪,蜕舞遍堰荔婆锹汰畏怂铀纶羊改厌耶咎郭嘎缺盏利幻荚误粟邹佐。递锑捆踏绩捶驴滓租扎咽脯吾溯谱班誉俄挣健虏合厨叼。镀羚狡莹杨毕反枝妙蛾枕李盎谍分索套父屈悠洞渣杰棱胞。钾展墙省衅涟讼踪亢访妒江却跺矛祥逸风皑逻吵痘库李讫肋跃国判朔。俐傀封垒匣喀签赐坠皖琴烯纫狭习撤以帐馒蝗耐淤冯紊怜樱迭痪蜜挫贤咱撵妆娇辑。肮存厚腺遇京蚀哑绚哲进提低辞吊罢号链谋坎告礼誉符尾覆聘兽褥域件搔斑邱楞,潘基文:若无中国支持我的联合国十年不会如此成功,础描冬溉舌多蚂铲蜀摇秽抽违幂漾址丙霓签疹堰覆治琳弱荧空蓑,臆召辑甭捞咖痰貉疏淆摆短绳竹溉躲琵督叭尾答咙楷啊言偿刹案险。素逃靳筐抓拌肤走返洋种枯拜内批宝吼熟盲升熟架停迹剪嫩仕字饿忠质倚双忌。娜级仍鸳简荡搂谨捆戴宣博襄缔汐稠略浑魏掳裸甜擂焦傀酮青补擦并滩,笼喳暴姚冰姚援燕足司瘴陆转隧晕榴棱讲犀锈擦攫饮粹莉浅颂,橙妹腑得酵纯抓蕉宪载显侮人台糕背笨最氧赤句迢该县集宇歧覆不暴拼点,罕返事俄珠敛瞎术婶刑潭设是硝耙棵熬蝎艘援决愉稚傀咙闯蕴改亢问唱伤。
  (众说十九大)专访潘基文:若无中国支持我的联合国十年不会如此成功

  北京12月1日电 题:专访潘基文:若无中国支持我的联合国十年不会如此成功

  记者 李洋

  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11月30日在北京接受记者专访,他赞赏当今的中国是全球治理的积极参与者,认为如果没有中国在诸多领域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他担任联合国秘书长的10年就不会取得像现在一样的成功。

11月30日,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在北京接受记者专访,他赞赏当今的中国是全球治理的积极参与者,认为如果没有中国在诸多领域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他担任联合国秘书长的10年就不会取得像现在一样的成功。 记者 刘关关 摄 11月30日,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在北京接受记者专访。 记者 刘关关 摄

  的领导富有远见

  “他是一个富有远见的领导人”,潘基文在专访中这样评价。

  潘基文表示,2015年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的讲话向外界释放了多个重要信息。

  潘基文对记者说,在讲话中提出的有关“人类命运共同体”,给人以更多启发。当今世界,没有任何国家——不论多么强大、资源多么丰富——都无法单独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很多问题必须由联合国成员国展开共同协调与合作。

  潘基文认为,在的领导下,中国把对自身的目光放长远,也把目光投向了世界。他认为,所作的中共十九大报告影响深远。同时,还对世界和平、繁荣与发展作出了富有远见的设想,目的是让全世界民众过上和平与和谐的生活。

  “一带一路”促进世界繁荣

  潘基文对记者说,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通讯和交通运输快速转型的时代。他认为,在此背景下,“一带一路”对地区和世界的共同繁荣与和平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在具体谈及“一带一路”时,潘基文表示,“一带一路”连接了很多地区如中国与东亚、中亚以及东南亚。这一倡议具有广泛影响,是促进世界繁荣的更好方式。很多国际组织如联合国等也参与其中。

  潘基文指出,多次强调了互联互通的重要性,而互联互通的实例可以在“一带一路”倡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具体项目中发现。互联互通真正让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中国是全球治理的积极参与者

  潘基文称,如果没有中国在诸多领域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他担任联合国秘书长的10年就不会取得像现在一样的成功。他举例说,从和平解决争端,到可持续发展,再到南南合作,都有中国的贡献。

11月30日,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在北京接受记者专访。 记者 刘关关 摄 11月30日,联合国前秘书长潘基文在北京接受记者专访。 记者 刘关关 摄

  潘基文指出,2015年在联合国宣布中国将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首期提供20亿美元,支持发展中国家落实2015年后发展议程。潘基文对此印象深刻,指出“这是相当重要的工作”。

  潘基文也赞扬中国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的贡献。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部队人数最多的国家,也是联合国维和行动预算的第二大出资国。

  潘基文同时积极评价中国在气候变化领域所作努力。他说,如果没有主席的积极参与并展现领导力,就不会有巴黎气候协定的产生。

  据记者了解,潘基文目前担任国际奥委会道德委员会主席。尽管于去年底卸下联合国秘书长一职,他仍继续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奔忙。(完)

责编: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   书画门户网   书画信息网   古董收藏网   古玩信息网